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重磅!2025年甘肃排污许可监管全面升级,“一证式”时代企业如何破局?

发布时间: 2025-07-23 作者:甘肃欣和检测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2025年,甘肃企业迎来环保监管的大考之年!随着《甘肃省排污许可大起底、大排查、大提升工作实施方案》正式落地,一场覆盖全省的排污许可深度体检已拉开帷幕。从一厂多证一证管所有,从被动整改自证守法,这场改革不仅重塑了企业环保管理的底层逻辑,更将持证排污、按证监管的合规红线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 

202131日正式施行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》,同年2024113日正式发布《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》,为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《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》,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印发了《2025年全省排污许可大起底、大排查、大提升工作实施方案》。

 

 

 

 

一、大起底,大排查,大提升

1.  大起底:全面核查污染源底单

全面清理无证排污僵尸企业许可证,核查已发证企业生产状态与许可证一致性。企业需自查许可证有效性,停产企业需主动申请注销,避免因无效持证被处罚。

 

2. 大排查:聚焦许可证质量与执行合规性

重点行业(石化、钢铁、水泥)的排污合规性检查,沿黄河流域企业专项排查。高污染企业需提前准备生产工艺、监测台账、执行报告等材料,配合现场核查。

 

3. 大提升:构建长效监管机制

推广一网通办简化审批,建设排污许可智慧监管平台,探索排污许可与碳排放数据衔接。企业需适应数字化申报要求,同步关注碳排放管理要求。

二、全面升级的监管有哪些变化

1. 区域削减要求纳入许可证管理

企业需在发证前落实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,并将相关要求明确载入排污许可证,作为发证的必要条件。环境质量不达标区企业先减后增,否则新项目一律停批。

 

2. 动态许可证管理机制

当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变化时,企业需主动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,排放标准变化需30天内变更许可证,逾期视为违法,审批部门应在标准生效前完成变更。

 

3. 新污染物治理要求

涉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(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、抗生素等)的企业,需将污染控制措施纳入排污许可管理,并定期开展自行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,相关信息需依法公开。未达标企业可能面临许可证延期或整改压力。

 

4. 全要素、全周期管理

2025年起,排污许可将覆盖工业噪声、工业固体废物等全要素,并与环评、总量控制、环境监测、排污权交易等制度深度衔接,形成一证式监管体系。企业需在许可证中综合体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要求。

 

 

三、全面升级的监管对企业的新要求

1. 持证与按证排污

所有企业必须持证排污,许可证需明确排放种类、浓度、总量等要求,无证排污将面临环境信用评价降级、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

 

2. 强化自行监测与台账管理

企业需规范污染物排放口建设,完善自行监测方案,定期上传监测数据至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,并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台账。监测数据缺失或造假将被视为违法行为。

 

3. 执行报告与信息公开

按季度或年度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,内容需包括污染物实际排放量、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,报告及时性和规范性纳入监管重点。未按时提交或内容不实将影响许可证延续。

 

4. 限期整改与许可证延续

存在整改任务的企业需在限期内完成整改,否则无法办理许可证延续;长期停产或无复产条件的企业可能被注销许可证。企业需动态评估自身合规状态,避免因整改滞后丧失生产资格。

5. 一证式管理

甘肃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核心模式。排污许可证将环评批复、污染物排放标准、总量控制、环境监测、排污权交易、环境税等多项制度要求集成到许可证中,成为企业生产运营期排污行为的..法定凭证。

四、如何应对全面升级的监管

1. 制度与流程优化

设立专职环境管理部门,明确排污许可管理责任,建立从申请、执行到变更的全流程内部审核机制。尤其需关注新污染物管控、区域削减等新增要求。

2. 技术升级与设备投入

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确保稳定运行,对涉及新污染物的企业需增配监测分析能力。同时,提升污染治理工艺,确保排放浓度和总量符合许可证要求。

3. 许可证动态更新

密切关注排放标准、总量指标等变化,及时申请变更许可证,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超许可排放

4. 新污染物风险防控

涉及化学品、制药、印染等行业的企业需排查新污染物清单,落实控制措施并纳入许可证管理。

 

 

五、全面升级的监管有哪些注意事项

1. 许可证质量与填报准确性,避免以下常见错误

管理类别错误(如应领证企业误登记为备案);

排放量核算偏差(未按技术规范计算污染物许可量);

标准适用错误(未按.新地标或行标填报限值)。

2. 执法联动与智能化监管

甘肃省将强化排污许可与执法监测、信用评价的联动,并采用无人机巡查、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执法效率。企业需确保台账、监测数据与许可证内容一致。

 

3. 区域削减与协同治理

若企业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,需在许可证中明确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(如通过技术改造或参与排污权交易腾出指标),否则可能影响许可证核发。

 

欣和检测

面对一证式监管的全面升级,企业能否快速补齐短板、抢占绿色转型先机,将直接决定未来生存空间。欣和检测深耕环保领域十年,可为排污企业提供检测服务、技术咨询、数据填报等服务,赋能企业绿色转型,助力实现效能提升与风险防控的双向突破,

 

即日起,留言排污许可+企业类型,即可免费获取11..咨询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