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欣和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
ADD:兰州市高新区定连园区国 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
你知道地下水的“脾气”如何影响水质吗?
用了十几年的那口井,打上来的水看着还算清亮,可烧开后壶底总积一层红褐色的垢。化工厂旧址的地下污染修复现场,注入了昂贵的修复药剂,.新的污染物浓度检测却居高不下。无论是清澈却“惹事”的井水,还是投入巨大却“失灵”的修复工程,背后可能都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、却又无比关键的“幕后推手”——地下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,简称Eh值。
一、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(Eh)?
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(Eh)是衡量地下水环境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指标,它直接反映水中电子转移的趋势,对判断污染物迁移转化、微生物活动及水质安全性至关重要。
Eh用正负值表示(正:偏氧化环境;负:偏还原环境)。Eh值越高,表示水体越“氧化”(如富氧环境);Eh值越低,表示水体越“还原”(如缺氧环境)。
二、Eh值如何影响地下水
1. 控制污染物形态与迁移性
重金属:如在高Eh (氧化)下,铬(Cr)是易溶、高毒、易迁移的六价铬,在低Eh (还原)下是难溶、低毒、不易迁移的三价铬。类似还有砷(As)、硒(Se)、铀(U)等。Eh决定了它们的毒性和是否容易随水扩散。
营养盐:低Eh下,硝酸盐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(有毒)、氮气(无害)或铵根离子(形态改变)。影响水质评估和富营养化风险。
2. 影响溶解度与沉淀
如低Eh下,难溶的Fe/Mn矿物被还原为易溶的Fe²⁺/Mn²⁺,导致“黄水”、“黑水”问题,影响观感、口感,堵塞管道。高Eh下它们会氧化沉淀。如低Eh下,硫酸盐还原产生硫化氢,导致“臭鸡蛋”味,腐蚀性强,且硫化氢毒性大。
3. 驱动微生物活动
不同Eh环境下活跃的微生物群落不同(好氧菌、厌氧菌、兼性菌)。而这些微生物直接参与有机污染物降解(如石油烃、氯代溶剂)和无机物转化(如硝酸盐还原、硫酸盐还原)。Eh是生物修复技术成败的关键调控因子。
4. 指示污染状态与修复进程
污染团内部和边缘的Eh值往往不同。如有机污染物降解消耗氧气,导致中心区域Eh急剧降低(强还原)。监测Eh变化可以追踪污染范围、评估自然衰减强度或人工修复(如注入氧化剂/还原剂)的效果。
三、地下水Eh的关键意义
1. 污染物的形态与毒性
2. 微生物活动指示
Eh > +100 mV:好氧菌主导(降解苯系物、石油烃);
Eh -100 ~ +100 mV:兼性菌活跃(反硝化作用);
Eh< -100 mV:厌氧菌主导(产甲烷、硫酸盐还原)。
3. 水质健康风险预警
Eh骤降:预示有机物污染输入(如垃圾渗滤液、工业废水);
Eh持续负值:可能生成硫化氢(H2S,剧毒恶臭气体)。
四、地下水氧化还原电位(Eh)的典型范围
1. 一般范围:
地下水Eh值通常在-400mV至+800mV之间,但实际中更常见的范围为-200mV至+400mV。
氧化环境(Eh>+100mV):溶解氧较丰富,常见于浅层地下水或渗透性强的含水层。
中性过渡区(Eh≈0至+100mV):可能存在硝酸盐、铁锰氧化物等。
还原环境(Eh<0mV):溶解氧匮乏,常见硫酸盐还原、甲烷生成或有机质分解。
2. 典型场景举例:
强还原环境(如深层封闭含水层):Eh可低至-300mV至-100mV(如产甲烷带)。
污染地下水(如石油烃污染区):Eh可能降至-200mV以下(硫酸盐还原或铁还原主导)。
富氧浅层地下水:Eh可达+200mV至+400mV(如石灰岩裂隙水)。
五、影响地下水Eh值的关键因素
1. 溶解氧(DO):
溶解氧含量高时,Eh值显著升高(氧化环境)。
缺氧条件下,Eh值降低,可能触发硫酸盐还原、产甲烷等过程。
2. pH值:
Eh随pH变化而变化(通常pH每升高1单位,Eh下降约59mV)。
例如,中性(pH=7)条件下的还原环境Eh可能为负值,而碱性条件下负值更显著。
3. 地质与化学组成:
含有机质或硫化物的地层(如页岩、煤矿区)易形成低Eh环境。
铁、锰、硫等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会显著影响Eh值(如Fe³⁺还原为Fe²⁺时Eh下降)。
4. 人类活动:
污染物(如有机物、氨氮)输入会消耗氧气,降低Eh。
地下水开采可能改变水流路径,引入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。
六、忽略Eh检测的风险
1. 误判污染风险:只测污染物总量,不结合Eh判断其形态和活性,可能严重低估或高估实际风险(如测到总铬高,但如果是低毒的三价铬且Eh稳定,风险可能可控;反之,低浓度六价铬在高Eh下风险极高)。
2.修复方案失效:在强还原环境试图用氧化技术修复,或在氧化环境用还原技术,可能无效甚至适得其反。不了解Eh导致技术选错、成本浪费、修复失败。
3.合规隐患:某些标准或风险评估指南明确要求考虑污染物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,这离不开Eh数据支持。缺少Eh可能导致报告不完整,不符合专业要求。
4.水质问题根源不明:面对铁锰超标、异味、色度等问题,不测Eh就难以找到根本原因和制定有效对策。
七、Eh值检测的注意事项
1.现场实时测定
Eh极易接触空气后变化,需用流动密闭池或原位探头避氧测量,禁止样品转运。
标准要求:DZ/T 0064.7-1993规定“测定必须在采样点完成”。
2.电极校准与维护
铂电极需定期用铁氰化钾标准液校正(25℃时理论值430 mV),偏差>±5 mV需净化:盐酸浸洗后,在硫酸溶液中电解活化。
参比电极(如饱和甘汞电极)需温度补偿,因电位随温度变化(如10℃时为258 mV,25℃时为244 mV)。
3. 多参数协同分析
Eh值需结合pH(pH每↑1单位,Eh↓约59 mV)、溶解氧(DO)、Fe2+/Fe3+、H₂S等数据解读。
4.避免人为干扰
测量容器需惰性材质(如棕色玻璃瓶),防止电极污染;
水流速度控制在稳定状态,避免湍流引入氧气。
Eh,这个看似简单的毫伏值,绝非实验室里的冰冷数据。它是解锁地下水化学迷宫的金钥匙,是揭示污染物“隐形斗篷”下真实面目的透视镜,更是评估环境风险、指引精准修复的导航仪。忽视Eh的检测,就如同在迷雾中航行,对水质的判断可能流于表面,对风险的把控可能失之毫厘,.终导致治理的投入事倍功半,甚至埋下长久的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