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实验室基础操作中的易错点,你注意到了吗?

发布时间: 2025-10-29 作者:甘肃欣和检测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 实验室基础操作看似简单,却恰恰是数据准确性的生命线,也是许多误差的“罪魁祸首”。这些易错点往往被熟手忽略,更是新手的重灾区。
    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几个关键环节的易错点,请您看看是否也说中了您实验室的情况:
一、称量环节

1.“归零”不等于“校准”:
    易错点:在称量纸或容器上直接按“Tare”归零后,就以为万事大吉。
    注意:电子天平的校准需要使用标准砝码进行。长期不校准,即使显示归零,实际重量也可能有偏差。应定期(如每周或每月)用标准砝码进行内校或外校。
2.静态 electricity 的干扰:
    易错点:称量干燥的粉末状样品时,粉末四处飞散或粘在称量纸上,导致读数不稳定。
    注意:保持环境湿度;使用金属容器代替玻璃或塑料容器;或者使用实验室专用的防静电笔/枪。
3.样品温度与环境温度不符:
    易错点:将刚从烘箱或冰箱取出的样品直接称量。
    注意:冷样品会产生向下的气流,导致称量值偏大;热样品会产生上升气流,导致称量值偏小。必须将样品冷却/恢复到室温后再称量。
4.取样不具代表性:
易错点:从样品瓶上层直接取样,尤其是对于不均匀的土壤样品。
注意:固体样品必须充分混匀后再取样。对于土壤,应采用“四分法”或使用分样器。

二、溶液配制与移取

1.量筒的误用:
    易错点:用大量筒量取小体积液体,或用它作为..移液的工具。
    注意:量筒是粗量器!应根据所需体积选择合适的器皿:移液管 > 容量瓶 > 滴定管 > 量筒。选择规则是:器皿的精度应匹配你所需体积的大小。
2.容量瓶的“定容”姿势:
    易错点:定容时,液面凹面不与刻度线水平相切,而是仰视或俯视。
    注意:必须使液面凹面的.低点与刻度线水平相切。视线应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。
3.移液器的“..杀手”:
    错误操作:
    (1)吸液和放液速度过快。
    (2)将量程调到超出其允许范围(如.大量程为1000μL的移液器,调到1100μL)。
    (3)不安装吸头就按压活塞,或不用吸头直接吸取液体。
    (4)吸取粘稠液体不采用“反向移液法”。
    (5)移液器垂直存放且吸头内有液体,导致液体倒流入腔体,腐蚀内部的精密弹簧和活塞。
    正确操作:遵循“预润湿”原则,采用平滑的节奏,使用正确的吸头,并水平存放。

三、样品前处理(消解/萃取)

1.消解过程“操之过急”:    易错点:在消解土壤或有机物时,一开始就高温加热,导致样品飞溅、碳化或剧烈反应冲盖。
    注意:必须“冷处理” 开始,即先加入酸,静置一段时间,再在低温下缓慢加热,.后逐步升高温度。全程需要在通风橱内进行。
2.定容时机不对:
    易错点:消解完的样品刚从电热板上取下,趁热直接定容。
    注意:必须将消解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定容。否则,热胀冷缩会导致体积不准,.终浓度偏高。
3.转移与洗涤不彻底:
    易错点:将消解液从消解管转移到容量瓶时,没有充分洗涤消解管内壁,导致样品损失。
    注意:应用少量溶剂(如稀硝酸)多次洗涤消解管,并将所有洗涤液合并转移到容量瓶中。

四、仪器操作与维护

1.“张冠李戴”的曲线:
    易错点:用A项目的校准曲线去分析B项目的样品,或者使用过期、污染的标曲。
    注意:每次开机分析,或连续分析超过一定时间(如24小时),都应重新建立或验证校准曲线。标样和样品必须使用同一批试剂、同一套器皿、在相近的时间内完成。
2.器皿清洗的“隐形污染”:
    易错点:所有器皿都用同一种清洗剂(如铬酸洗液),或者认为“看不见脏就是干净了”。
    注意:必须根据待测项目选择清洗方法和清洗剂。
    (1)测重金属:通常用(1+1)硝酸浸泡24小时以上。
    (2)测有机物:可用专用溶剂或碱性清洗剂。
    (3)..检查:用超纯水涮洗后,测定涮洗水的空白值,确保无残留。
3.标准溶液的保存与管理混乱:
    易错点:不记录标准溶液的配制日期和开封日期;反复冻融标准品系列;保存在不适宜的温度或光照条件下。
    注意:严格遵循证书或方法要求保存;将大包装分装成小份使用;清晰标识,并建立使用记录。